“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所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古往今来,有很多关于教育的认识与讨论,那么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本文将分享“明德共学”经典共读活动倡导者文運老师的一种观点:教育的本质是成长,希望可以引发一些思考。

01

何谓“教”?

教育的“教”,左边是一个“孝”字。“孝”字的上边是老人的“老”字的一半。但其实在古代的繁体字中,这个“教”字的左上部,也就是“老”字的这一半,经常写成六爻的“爻”;同时,学生的“學”字上面的中间部分也是一个六爻的“爻”。

爻者,效也。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就有一个效仿的意思在里边。

教不是独角戏

作为老师,究竟是我们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们学习效仿呢?还是我们想直接给学生加点儿东西呢?

我觉得,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真的有能力把知识直接塞给孩子吗?其实,我们没有这个本事。凡是那些宣称,只要交学费,我就能够把谁变成什么样、让谁有什么本事的,其实,都只是讲故事而已。

所以说,教育这个“教”,就意味着不是老师或者父母的独角戏,而是师徒、父子双方的事情。不但要有老师、父母演示,还要有学生、孩子的效仿,那些知识和本领才能逐渐变成学生、孩子自己的东西。

我的意思就是说,教育这个事情,其实也是急不来的。

在互动和参与中成长

我们有的时候在教育孩子或带学生的时候,容易把教育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忽略对方的感受。换句话说,自己怎么做了,就希望马上有个什么结果。其实,这就缺了重要一环——孩子或者学生自己的参与。

教育孩子或者培养学生,与我们自己写篇文章或者唱首歌、弹个琴是不一样的。教育是人和人之间的、心灵和心灵之间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单向的表达或者释放。

另一个方面,从被教育者的角度来说,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我们的老师有多么厉害,我们做学生的也就跟着自动厉害了;也不是当父母的有多么厉害,孩子就自动会龙生龙、凤生凤了。

老师、父母再厉害,也只意味着他们可以以很高的水平把我们想学的东西或者说他们要教的东西给我们演示出来。但演示出来之后,我们自己有没有认真地去学呢?有没有认真地去练呢?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

02

何谓“育”?

教育,除了“教”字之外,还有一个“育”字。“育”,就是发育的意思,也就意味着变化和成长。我们的生命是有机体,这才有发育的问题。如果说我们是无机体,比如我们是一块石头或者一碗水,那就不存在发育问题了。

所以,教育是一个被教育者自己发育的过程,或者说自己变化和成长的过程。

容易遗忘的知识

所谓成长,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点本身的积累。

从学知识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成长就在于从不知道到知道。

但这个知道知识点的成长,是可以退回去的。也就是说,今天记住了,明天可能忘记了;考试的时候记住了,考完试之后可能又忘记了。知识点一般都有这个特点——不用,就会慢慢遗忘。

退不回去的成长

但是,有一些东西退不回去。这就要说到第二个方面:在学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其实还需同时成长一些非知识点的东西。

这也就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班的课程里边说过的,你学的知识将来不一定能派得上用场,但是你的思维方法、你的专注力、你的知识点之外的能力,始终都是要起作用的。

因此,我觉得,如果同学们有人是当老师的,无论是教小学、中学,还是教大学,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除了教知识点之外,还要注意从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这些方面启发他们。

比如,我们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动力,对他们就会有长远的帮助。

学习动力从哪里来?我们在《大学》学习班的课程中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就是要把动力放在一个长远的、与亲民价值观相一致的目标上,这样形成的学习动力会比只着眼于个人利益更强、更持久。

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则与专注力、意志力、思维方式等方面有关系。如果我们的职业是老师的话,我觉得,这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的。

这些价值观、专注力、意志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成长,一旦出现,就不容易退回去,与不用就会忘的知识点成长明显不同。

所以,我觉得,教育的本质就是成长,就是让被教育者的身心能够向上改变、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