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大数据峰会上,马云再次语出惊人,他说:

现今社会,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不让孩子去体验,去玩,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因为他们无法竞争过机器、人工智能”。

一、人工智能真的有这么大影响吗?

家长们,如果你觉得人工智能在未来30年对孩子的影响还虚无缥缈的话,那么请你回想一下:

2年前,各地纸媒纷纷停刊,那之前没人能想到,事业单位一般存在的报社居然也会说没就没。而很多记者和编辑长期乏味的写作风格使他们很难在就业市场里存活,只有极少数真正可以进行深度报道或适应新媒体写作的人才能分一杯羹。

我们再举一些时间近一点的例子:

  1. 谷歌的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阿尔法狗)以3:0的比分大胜围棋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九段;
  2. 无人驾驶汽车已经累计行驶300万公里的行程;
  3. 亚马逊预计在3年内开设3000家无人零售店;
  4. 支付宝现在已经使用了智能客服,成功提升自助服务率至 97%。

一次浪潮过境,就会有一批人被拍在沙滩上。现在可预见到的下一次大浪潮,就是十几年后的人工智能了。

记得之前看过一部科幻电影,电影设定的时间是2060年,里面的机器人不断进化,最终产生意识和情感,最后竟然想把创造它们的人类干掉?!当然,这只是电影的卖点,还不至于让我们真正恐惧。而人工智能即将引发的失业大潮,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觉得受到威胁的现实。

二、哪些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呢?

2013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现在的工作岗位有50%都处于即将消失的高危状态。

1.低技术含量工作

a. 重复性劳动,特别是在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地方完成的工作(如手机组装、家电制造、缝纫等流水线工作);

b. 有固定台本和对白内容的各种互动工作(如客户服务、电话营销等);

c. 相对简单的数据分类,或思考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完成识别的工作(如文件归档、考试打分、名片筛选等);

d. 在某公司一个非常狭小的领域工作(如银行理财产品的电话推销员、某部门的会计等);

e. 不需与人进行大量面对面交流的工作(如分拣、装配、数据输入等)。

2.一些中产阶级工作

a. 新闻记者。对于模式固定的新闻,只要任由人工智能去抓取数据和图片,一篇篇实时报道就出炉了。其实早在2014年,美联社就开始运用智能软件撰写盈利报告,每个季度都有3000篇报告是由人工智能完成的。

b. 批改教师。通过深度学习几百万篇作文和相应的评分,人工智能很快就能掌握批改作文的套路。想一想,一名教师在从教的四十多年里可以阅读一万份作文,那么仅在几分钟内就读完上百万份作文的人工智能似乎经验更为丰富。而且确有实验表明,人工智能给出的分数与人类教师的几乎完全匹配。

也就是说,现在红红火火的专业,顷刻之间,也许就会变得恍恍惚惚。

三、十几年后孩子长大该如何生存呢?

想要不被人工智能取代,在选择专业时要考虑两方面:

1.设计人工智能的工作

设计人工智能的工作很好理解,就是现在最火的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和电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两大专业,以及与其相关的部分专业。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机器大量地替代人的工作,从而产生大量的失业,但同时也会有新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像亚马逊的无人零售店、茶可多的自助茶室,虽然不需要店员、收银等岗位,但也产生了大数据后台支持、技术维护、维修调试等岗位。

因此,“编程从娃娃抓起”也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流行趋势。

关于编程,可以参考文章:

编程纳入高考,享受一本降30分和保送北大清华的待遇!

2.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a. 需要创造、审美和情感维系的工作。如科学、工程、艺术、建筑、教育、医疗等行业。大到科学家,小到理发师。很多领域都有创新的空间,只要我们有创新的意识,而这就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能力。

b. 需要与人沟通的工作。比如心理医生和幼儿教师;

c. 需要复杂逻辑思考的工作。比如模式化拼凑信息的记者会被淘汰,但能挖掘出事件前因后果和背景意义的深度报道,却无法被人工智能数据化和标准化。

四、家长现在可以怎么引导孩子呢?

一个人一生也许不再只做一种工作,而是不得不在不同的工作中流转。因此,比起挑选专业,也许更治本的方法是培养一些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沟通和独立思考能力。

1.创新上:

a. 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比如,家长可以通过问孩子”明天如果下雨,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回家的路上,我们的汽车坏了怎么办?“等可能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能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富有创造力的故事书和绘本。

b. 鼓励孩子遇事多思考。我们可以经常用”为什么“、“是什么”、“在哪里”、“谁”、“什么时候”、和”怎么办“,即五W一H的方式设计问题。让孩子对一个简单的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2.沟通上:

a.创造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在家庭中应创造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交往氛围。让孩子有机会参与到家庭讨论中,孩子可以参与讨论的,要让他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机会说话。

b.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和小伙伴发生摩擦,家长看到了,都不要先去帮忙,而应该让孩子自己先交涉解决。

3.独立思考能力:

a.不要直接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孩子年龄小,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想直接知道答案。聪明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不是告诉孩子答案,而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家里电视剧没有影像了,爸爸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看看是电源的问题还是电视剧自身的问题。

b.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当孩子想父母提出问题时,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孩子就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同时也要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也可以经常给孩子提出问题。孩子的大脑就会处于活跃状态,会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不断思考。

希望在又一次浪潮袭来之际,人工智能充当起螺丝钉的角色之时,我们的孩子可以乘风破浪,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