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减负”怎样靠谱?

编者按:他曾经是一名教育局长,深知学生负担不断加重的根源,对如何走出“减负周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今,他把自己的见解写成专著《问家长——一个教育局长的反思》。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亲自为其作序,给予高度评价。他的名字叫黄延平,全国“状元之乡”湖北天门市原教育局长。今天,新父母在线邀请这位局长给家长深度解读,学生“减负”怎样靠谱?

一个月之前,搜狐网、新父母在线微信公众号推出我对当前学生过重负担的表现形式及深层原因的研究报告,并简介了我新近出版的《问家长——一个教育局长的反思》一书对这个问题的案例分析,引起4万网友的关注和共鸣,许多网友鼓励我进一步探讨解决思路和办法,其中也有不少令人感动的殷切期待。今天再将对这个问题的多年思考作些归纳,以求教于各位网友和专家。

显而易见,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形成并非单一原因,问题积累也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当然非单兵独进可大功告成,更非一日之功能一劳永逸——哪怕只是“治标”。

刻意把矛盾引向校外,当然只是权宜之计。以强力整治鱼目混杂泛滥成灾的培训机构为突破口,待“大症”消退、人们注意力转移之后,再来理性治理内部、继而有序规范教育行为、回归正常的教育秩序和正常的教育生态,着实也是急中生智,用心良苦。

作为教育同仁,我深深理解并高度认同。

但与此同时,我们切不可单一思维,认为整顿了校外培训机构,学生负担问题就一定迎刃而解;不可预期过高,认为转移了矛盾焦点,就一定能侥幸过关;不可掩耳盗铃般地想像,短期内负担过重的呼声不那么震耳欲聋了,就一定可以弹冠相庆了。

极有可能的情形是,某些以头疼医头甚至头疼医脚的方式、以被动的“破”而非主动的“立”的方法,来治理一个极其普遍、反复出现、成因复杂的疑难杂症,一眼可以望到头的结果将是——下一个“减负周期”再度来临。

所以,从“顶层设计”来说,减负,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构思,来布局。

避免“一刀切”,顾此失彼;避免“一根筋”,因噎废食;避免行政化处置“奥赛”一样的简单粗暴:要么全面开花,要么一概封杀。

果真如此,我们也许越来越无法解答“中国教育为什么出不了杰出人才”的严厉诘问。

因为,教育从来都是科学,从来都要讲科学。而科学,从来都需要理性判断;讲科学,从来都需要辨证施治。

最靠谱的,最重要的,不是被动减负,而是积极增效。

增效之一,注重意志品格磨练,让学生健康完整地成长、全面稳步地发展。

当下学生的过重负担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单一到唯一的文化知识课程的负担,其中最主要的是疲于奔命、忙于应付的校外文化知识补习,本无兴趣、本无天赋的各类特长培训班的连轴“赶场”,当然还有不可回避的校内课堂效率低下所带来的“大水漫灌”与机械重复。

二是枯燥到焦躁的与脑力劳动特征完全相悖的、机器般循环往复所带来的无奈厌倦而视为畏途的排斥感、沉重感。

两个方面汇聚到一点就是,不完整的教育甚至忽视一个人成长最核心素质——意志品格的教育,所造成的压抑情形和畸形状态。

且不说减负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得不有所回应,即便学生负担没有现在这么严重,从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意义上说,也不能实施这种抓小放大、舍本逐末的教育,而应该注重学生成长的核心素养——坚强意志、良好品格的培养和造就。

“娘炮”霸屏,“卖萌”流行,嗲声嗲气乐此不疲,怪模怪样乐不思蜀,不仅是审美情趣的扭曲,智商情商的返祖,更是民族血性的蜕化,国家命运的警钟!

首先需要教育方针方向的坚定。

本来我们教育方针十分明确,那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是教育方向也十分清晰,那就是教书育人。

而现在都只做了一半。另一半则要么被冲抵、被替代,要么被虚化、被肢解,以至于教育走到了常识的对立面,走到了无法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在综合治理学生负担过重中,要紧的还是十分坚定地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正常的教育生态: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而不是弱不禁风的旁观者和反对派。

虽说这似乎有点“务虚”。但没有理念的共识,就事论事地去减少学习时间、放宽考试难度,无异于隔靴搔痒,扬汤止沸。

其次需要课程实验的完善。

长期以来,我们“教”的中心——智育课程应有尽有,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真正培养意志品格、人格操守、生活生存能力等本领“育”的核心,则少有成体系的课程和有吸引力的“实验”。

既然我们是一个崇尚考试的国度,既然纳入考试才算重要,那么我们干脆将核心素养内容课程化为必试科目,就如思想品德课一样;

既然成年人的招聘考试考核十分注重人的忠诚度、事业心、协同力、相溶性,那么我们在学生阶段就注重这些职场竞争力的磨砺与锤炼;

既然入职、任职时可以考核认证,那么在相对单纯的学校,课程设计更能数据化、定量化。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的“减负”也不妨依时顺势而为之。

其三是强化社会实践的刚性。

客观地说,许多教育专家和管理层不是没有看到现行教育的缺陷,但在知识文化课程压得气喘吁吁的情形下,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活动似乎能有一席之地就已经值得庆幸了,所以也不敢有更高奢求,把社会实践作为人生成长不可或缺的必须过程而非一时体验、作为事半功倍的战略之举而非耽误“主业”的权宜之计。

这样,本可以让学生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社会实践,成了一种游戏般的玩耍和预知结果的演排。

这样,本可以让学生大风大浪大显身手的意志锻炼,成了一种“穷二代”也当成“富二代”“托管”的例行公事和热闹仪式。

所以,小鲜肉,豆芽菜,娘娘腔,“中性美”……大大咧咧长驱直入荣登“开学第一课”,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引领时代之“潮流”。

殊不知要真正磨练学生意志品格,社会实践是真枪实弹的训练,是不设“蓝军”的拼搏,是不知“未来”的远征。

就如同在小学阶段必做义工、在中学时代必服兵役一样,社会实践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程,是中学毕业的“通关”考试,是“一票否决”的刚性约束。

就如同在硝烟弥漫的战壕里血脉喷张甚至血肉模糊所凝结而成的英武之气、阳刚之气、浩然之气、凛然之气!

增效之二,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成为常态。

好奇心、求知欲,原本是孩子学习最本能、最原始、也是最能持续、最具活力的学习动能。

孩童眼里充满求解渴望的“十万个为什么”,心中放不下悬念的“打破沙锅问到底”,都是从懵懂走向清澈的智慧源泉。

当下的情形则是,在最具神奇幻想的幼儿园阶段,训练最无聊无趣、单调枯燥的读书写字;

在形象思维天马行空的中小学时期,孩子被挤压成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解题工具;

在逻辑思维即将喷薄而出为绚丽礼花的大学时代,却放任自流而成了游戏王、手机控、瞌睡虫——那不是探究而是窥视、不是专注而是沉溺、不是童心再现而是装嫩卖萌,是与教育科学所重视的好奇心求知欲的南辕北辙,是教育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自欺欺人。

呵护好奇心求知欲,并非是教育看水流舟无所作为,而恰恰是教育启蒙、激发、唤醒、点燃人心智的“超然”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从父母的附属成长为独立主体的过程。因此从启蒙开始,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的主人意识,让孩子自然感受到自主的价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放手放飞。

父母有序有度地淡化、退出,让孩子自觉认同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是事物的主人、世界的主人。

当孩子并不过分依赖父母的时候,当孩子并不过度迷信权威的时候,当孩子并不过多受限于前人的时候,孩子的想象空间、思维方式、探究视野就如登高望远,海阔天空。

教育,就是要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潇洒挥洒出来,让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喷涌出来,不用背负那么沉重的包袱,不用承载那么久远的结论,轻装上阵,轻快出发,面向未来,勇往直前。

——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按现行套路,一个人从幼儿园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到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研究,所学所吸收学养用学富五车汗牛充栋都不足以描述,唯有“恒河沙”、“大数据”才能勉强担当此任。

而对大多数人而言,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海量的具体知识,都只有在整合转化为方法、能力、技能、经验,有时甚至是直觉、潜意识时,才在实战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我并不是知识虚无主义,我只是更看重知识本身投入产出的效率,更看重真正有作为有建树的人,学习能力比知识储存更重要、更管用。

我们经常形容知识增长如爆炸裂变,殊不知在知识爆炸裂变的同时,知识的淘汰刷新,更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们焚膏继晷皓首穷经所积累的知识,其实与大家习以为常的通货膨胀下栉风沐雨节衣缩食所攒下的“毛票”无异——其中许多的价值,恐怕只是敝帚自珍的收藏和顾影自怜的缅怀。

说多了都是泪啊,秋风秋雨,满地落叶。但情随事迁,也只能感慨系之矣。

知识总会过时,更何况记忆衰减,时过境迁;但学习能力却永远青春焕发,活力四射。

除了少数专业级研究者外,更多的则是需要摒弃极易使“负担感”陡增的死记硬背、机械重复;

除了传承历史经典之外,更重要的是吸收古今中外大家大师的思维方法、思想精华;

除了兼收并蓄批判吸收已有定论之外,更有价值的能力是由此及彼甚至另辟蹊径——就如《第四次浪潮》所推崇的“颠覆与重构”。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诚然,科研必须以扎实功底、深厚学养为基础,同时科研也有其特殊的规律——没有质疑批判就没有独辟蹊径,没有异想天开就没有别有洞天。

创造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挖掘潜能超常发挥,就是格物致知大胆尝试,就是不拘一格出奇制胜,就是奇思妙想灵感突现。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重要的是以充满欣赏培育自信的赏识教育替代人们习以为常的矫正式教育,以激发动能开发潜能的“点燃教育”替代世代沿袭的传输式教育,以开启智慧启迪思考的创造教育替代原地踏步的重复式教育。

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术语就是:

教,是为了不教;

记,是为了忘记。

还有重要的一点,教育理念面向未来也包括文化生态。为什么要永远沉溺在诡秘宫廷内的勾心斗角之中?为什么要永远消磨于沉闷深宅里的爱恨情仇之中?为什么要永远纠结于历史迷雾下的是是非非之中?

我们不可能永远徜徉于即便美好的田园牧歌里,时代也无法在风花雪月的愁肠百结中踏浪前行。

增效之三,高度重视强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前已陈述,减负,不光是被动而粗暴地压缩裁撤“需求侧”,更不能单打一地局限于在整治课外培训机构上。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扪心自问,学生负担过重,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校外培训机构吗?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存在培训机构夸大其词甚至坑蒙拐骗行为,但毕竟只是少数,况且这少数也大多只能昙花一现、命悬一线。

我们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确有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在认识学生潜质、提振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事半功倍,功不可没。

减负,应该抓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要是必须改革“供给侧”——教育提供方。毕竟,教育提供方的“产品质量”和“供给效率”是决定“需求侧”负担轻重的主要方面。

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俗话又说:“从师不高,出师不妙”。

相信每一个“过来人”都对此有着切身感受。

可以说,学生负担的决定因素是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决定因素是教育效果,教育效果的决定因素是师资水平,师资水平的检验标准是课堂效率。

如果课堂效率真正提高了,无论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是疏解学生的心理负担,都将纲举目张,水到渠成。

所以,当务之急是提高教育效率之“主阵地”——课堂的教育效率是也。就是我们通常倡导的高效课堂,它至少具备三个特征:

——把书教厚,又把书教薄。

把书教厚是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迭加和累积,是知识能力的有效增长和丰富。

实践证明,人的知识能力、财富职位、阅历经验未必总是有效的累积叠加。不少人的人生过程是“猴子掰玉米”——摘一个,丢一个——永远在起点徘徊。

就如有的地方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经济周期之后,就留下一大片博物馆、艺术楼、文化宫、歌剧院,而有的地方年年都有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运动”——年年栽树年年忙,年年栽在老地方。

称职的老师总是不断给学生丰富的传承和积淀,无论各个学段的知识,无论课内课外的能力,都能让学生唤起记忆,调动积累,总是让学生永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但真正优秀的老师则不会满足于此。

因为仅是物理性叠加未必就是厚重,仅有“厚积”未必就能“薄发”——一座摩天大楼,断然不是钢筋水泥的无序堆砌,而一定是强有力的内在支撑。

学生知识能力的内在支撑就是能够引领学生一辈子,能“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学习能力、方法、规律。

而认识这些,理解这些,传授并让学生接受、吸收、消化、转化这些,就需要老师有化繁为简、化零为整、化深为浅、化重为轻的精神和功力,需要老师能吃透知识的结构体系、内在联系、演进轨迹、前沿动态等。

首先“内化”为自身的融会贯通、举重若轻。

然后才可能让学生明晰重点,理解实质,把握内涵,掌控方法。

把书教厚,是打牢学生知识基础;

把书教薄,是提升学生能力平台。

——把书教深,又把书教浅。

把书教深,是遵循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不断深化理解运用,学会调动已有积累,激发思考动能,不断超越自己,获取新的能力,不断提高起点,攀登新的高峰。

在这个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探究过程中,好老师总是以其深厚学养和教育艺术,唤醒学生激情,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遨游知识的大海,畅享创造的快乐,完成课程计划于浑然不觉之中,甚至沉浸探究而享受创造的快乐。

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并非是书教得越“深”才越有水平。

能让学生痴迷于学习是一种本事,但能让学生既进得去又出得来、并且能够“深入浅出”才是大本事。

过于单兵独进,很容易误入“钻牛角尖”、走“单行道”之歧途,很容易偏颇偏激、“瘸腿跛足”。

除了极少数专家级人才之外,大多数学生都不宜“只进不出”。

从现在教育实践看,国家正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释放一种信号:人才选拔中知识能力标杆更加注重扩展广度而适当压减深度,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的融会贯通而拉开距离与档次。

另一方面,优秀的教师总是通过知识的重组与融合,把自身“功课”做实做足,让学生免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之低效率高能耗,能有时间精力兴趣动力调节情绪、调适心理,能保持良好状态,保证效率和效果。

把书教深,是锤炼学生功底;

把书教浅,是开启学生智慧。

——把书教“庄”,又把书教“谐”。

把书教“庄”,是指对知识的尊重和敬畏,是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崇尚科学,严谨治学,认真教学,发奋求学。一个伟人曾经讲的很郑重:“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虚。”

另一位伟人更是讲得庄严:“科学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路上不畏艰险不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最重要的不是过早地死记硬背那些到时会水到渠成甚至无师自通的东西,而是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行为习惯,而是学习思考的精神和学习探究的状态。

这些汇聚起来就是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作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老师,要把书教得正确精细、庄重严谨。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作为科学,理所当然要教得字正腔圆、一丝不苟;作为艺术呢,则要把书教得妙趣横生、神采飞扬。

把书教“庄”,是老师的本分;

把书教“谐”,是老师的本领。

毕竟,照本宣科、上传下达比融会贯通、厚积薄发要容易一百倍,而要让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喜闻乐见乐此不疲的艺术,所需要具备的素养、需要保持的心态、需要付出的辛劳,在一个凭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老师唯一评价标准的功利化价值取向下,是许多老师难以“攀登的高峰”。

而对于学生而言,能遇上把教育做成艺术、做到极致的老师,却又是人生之大幸——比起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苦苦求索,这种亦庄亦谐的寓教于乐,就如赏心悦目的艺术盛宴一般,让人感觉学习的快乐和美好。

增效之四,改革和完善人才选拔制度,促进特色发展人尽其才。

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其中最基本的是回归常识。

常识告诉我们: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化育人,传承创新,发现、培养、选拔、提升人才。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人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让人才出类拔萃脱颖而出,又使人才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充分尊重并用好人才差异性、多样性这个宝贵教育资源。

现在有教育工作者习惯于以考试分数、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把本是人才的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导致大量人才的夭折、埋没,导致宝贵资源的荒芜、浪费。

这既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又人为地设置人才发现、成长的障碍,也无端加重了学生负担,导致谁都要气喘吁吁补“短板”,谁都要囫囵吞枣吃“偏饭”。

其实,人才差异性多样性是造物主赐给教育的财富,是教育天然的资源,也是自然、社会正常的生态,并且有其内在的规律性。